防静电产品资讯门户网!

静电,ESD,防静电,静电的危害,如何消除静电,防静电产品资讯网

防静电技术交流群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热点 > 职场与管理 >

中国经济迎来三十年高歌猛进之后最大的危机

时间:2015-11-14 10:21来源:防静电产品资讯网 作者:王志刚 点击: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寒冬总比春天来得早,不变,一定会死,改变,则有可能活,企业只有业态创新、创造市场才有活路。——王志纲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寒冬总比春天来得早,不变,一定会死,改变,则有可能活,企业只有业态创新、创造市场才有活路。——王志纲

李嘉诚“出逃”,超人也难赚到钱

前一段时间,媒体上炒得最热的一个话题,就是“李嘉诚跑了”,围绕这个话题,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问题不在于这个石头,而在于千层浪,为什么会有千层浪这么大的关联效应呢?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迎来了几十年高歌猛进之后最大的危机,连李嘉诚这样的“老超人”在中国都难赚到钱了。近期我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企业家都感到日子非常难熬,并且昨天习以为常的做法今天全部失效,不知道明天的奶酪在哪里?明天怎么玩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谁能够看清、看懂、看透中国的未来,谁就能成为时代的宠儿,而那些“把偶然当必然,把行情当能力”的企业,只能在偶然中成功,在必然中失败,从而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彻底消失。

转折与变化:消费拉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出口拉动二十年,投资拉动十多年,现在中国正经历新一轮的巨变,其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三十多年前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那一场变革。

我们总说,过去中国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出口拉动与投资拉动这两驾马车,但今天的中国,这两个已经精疲力竭,动力不足了。

第一,靠传统出口拉动已难以为继。现在有一种说法说的很准确,“以前如果世界贸易增长10%,中国贸易就会增长30%,而现在世界贸易增长10%,中国贸易也会增长10%。”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已越来越小。

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属于中国,低端传统制造业的冬天仍将持续,若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步丧失、用工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的贸易方式已成过眼云烟,传统制造业也将逐步向东南亚、南亚转移,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出口仍在继续,但玩法变了。不再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高精尖产品,一定是那些能够展现中国泱泱大国才能做的东西,如高铁、核电等,高铁在日本、法国虽然起步早,但现在他们根本打不过中国,因为只有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才有可能给高铁产业留下充分施展、实验的舞台。

第二,投资拉动经过近十年的运行也疲态尽显。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4万亿投资计划能够让中国这艘大船轰然快行,但现在,中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人们住的房子、用的家电、出行的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也都过剩了,各级政府对于投资已经力不从心,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撒钱”了。

左起:锐理数据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郭洁,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丰

所以,中国未来一定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前一段时间的几个数据很有说服力,一是2014年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超过20万亿美元;二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超过1亿人。这说明着什么呢?说明中国出现了一个升级型需求的巨大“蓝海市场”,而且他们对于产品将不在乎价格,更在乎服务及体验。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产阶级群体是现代服务业的消费主力,也是推动中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且现代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产值占到各自GDP的70%以上,更重要的是这些服务业不是传统的商业、运输业等,而是高端现代服务业。

另外,李克强总理近期有个内部讲话,讲了一个不可思议但很有趣的现象,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就业增长率比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还要好。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大消费时代到来,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口。

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已发生质的变化,消费拉动的巨大动能已经启动并持续释放能量,而消费拉动一定是“企业唱戏,政府搭台”,未来企业将会拥有一个能让自己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考验企业内功的时候到了。

找不到坐标的企业注定是一场悲剧

前一阵国家统计局说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增长率接近7%,但据我判断,能有5%实打实的增长就不错了,意味着什么呢?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责任编辑:蚂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内容分类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ESD问答中心 ESD问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