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最近我琢磨着买点东西孝敬爸妈。挑来挑去买了一个全自动扫地机,又能扫地、又能拖地,心里头挺得意。
木有想到,送到家时却“挨了批评”。我承认啊,自己有时候有点懒癌,因为我觉得能用工具解决的事情就让工具去做,我把做家务的时间省下来,去学习、去工作、去陪伴家人岂不是更好?
但父母这一辈的想法跟我不太一样,他们很有节约意识,觉得有钱不能乱花,勤劳简朴、吃苦耐劳是一种美德。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
我经常出差到各地城市去讲课,每次一有时间我都喜欢在酒店周边遛一遛,然后会碰到一种景象: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有这么两群人坚守和站立在城市的街头。一群是我们敬爱的警察蜀黍,还有一群是卖房子的。
很多房地产中介的业务员都会高举一个楼盘的宣传牌子,只为了让你在人群中多看他一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反正我觉得这样的做法除了能让大家知道现在的房价行情外,起不到多大的销售作用。
你说这些业务员辛苦吗?我觉得挺辛苦,绝大部分业务员都很能吃苦,也很努力,但是业绩并不高。
我不禁在想,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不难理解——比付出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走心和思考。
还是拿刚刚卖房子的事情来讲,有一部日本职场剧叫做《卖房子的女人》。
女主角有一句霸气侧漏的口头禅,叫做——“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而且她真的做到了,甚至每一个从她手里买下房子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怎么做的呢?
·比如她把一所人人都害怕的、卖不出去的凶宅,卖给见惯了死亡的护士;
·她把两套正对门的房子,卖给为无法独立生活的儿子而担忧的老人,并且帮他计划好以后的房租收入计划,好让儿子一辈子衣食无忧……
·她还把富豪榜名人的长相全部记在脑海里,有一次她碰到一个穿着穷酸却说要买房子的老爷爷,别人不以为然,但她果断出手最后做了笔大生意。
也就是说,她每次都做足了准备,充分地熟悉产品本身和顾客需求,这是她的厉害之处。
当然,这个“卖房子的女人”肯定也吃了很多苦,她沉迷工作不可自拔,日以继夜地加班,但她吃苦吃对了方向,从而完成了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
各位注意到了吗?我刚刚说了两个关键点:
一是吃苦一定要吃对方向,想单纯地靠埋头苦干而成功,那基本是痴人说梦。并且如果想要少吃苦,就要尽量提出优化的方法。
二是吃苦的最终结果,往往只能完成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如果想要进阶到资源配置、投资等高级阶段,那么除了吃苦,更需要的是见解和洞察。
比如对于刚刚那个女主角来说,卖房子能赚钱,但如果她对房价趋势有一定的洞察能力,自己去买房子进行投资,那岂不是能赚更多的钱?
我想,刚刚说的这两点,我们的企业家朋友应该很有感触。
在刚开始创办企业时,要寻找原始客户、积累天使粉丝、招聘和管理早期员工……这些创始人一般都只能事事亲为。
这时候创始人当然要受很多苦,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当没有基础、没有资源的时候,吃苦是一种被动选择,你无法避免。
但过了初创期,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资源后,只有见解和洞察才能让企业顺利转型和持续发展。
简而言之:
当你没得选的时候,要作好吃苦的准备; 当你有得选的时候,不要再想着靠吃苦来解决问题。
因为没有一家企业会创始人足够勤奋、特能吃苦而存活下来,我想身为CEO,很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不要只低头拉车,却忘了抬头看路。
◆比如有的创始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找圈子、进行社交方面,而有的创始人则很注重“招人”。我比较推崇后者,就像雷军说他做小米早期,要花60%、70%的时间在招人上,而Airbnb、领英中国的前100个员工,也都是总裁亲自面试过的。
◆比如有的创始人很喜欢开会,但你应该开的是做决策的会议,而不是听取工作报告的会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掉那些汇报工作的会议,而让员工写下来发邮件,每周去读一次就好了。
◆再比如很多人都没有时间成本意识。宁愿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和试错互联网转型,而不愿花点钱去专业机构进行培训,比如可以来我们单仁资讯啊,11年经验,拥有几万家的成功企业转型案例。
更多资讯请登录: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esd.cn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