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估计老板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然的话,怎么还是没有人可用?其实,这绝大多数肯定是老板的原因。否则这大千世界怎么会没有人才可用?是哪些老板缺人用?
古人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有句话也要赞成“用人可疑,疑人要用”。这里的“可疑”指的是公开地疑,也就是公开地监督,而不是偷偷摸摸地去查岗。多疑则是指那些偷偷摸摸地去暗访查岗。多疑的老板是很难聚人的,尤其是企业小的时候,小企业资源不足,不同于大企业。
大企业凝聚力强,可以用制度、流程、标准去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小企业则很难使用制度来对人进行控制,更多地使用感情聚人,使用感情笼络人心,这就要用人少疑,否则你就会失去仅有的人才。
小企业需要管理,但更需要凝聚力,凝聚了人以后才能进一步谈管理,尤其是中国企业,中国人讲感情多于讲法理,所以,企业发展是先“情理法”后到“理情法”再到“法理情”,这是有阶段性的,千万不能一概听从老师讲完就一知半解地照搬照套,说企业一定要讲制度、讲规章、讲原则。
多疑的老板一般不喜欢公开监督,而是偷偷地找自己相信的人去监督经理人所做的事,然后听了派去监督的人汇报就信以为真,他又不敢明说,而是在没有真正核实的情况下就归罪于经理人。
这不但引起经理人的不满,觉得自己很委屈,我在前方打仗却得不到老板的信任,隔膜也当然就从此开始,最后经理人都会心灰意冷,人才也容易就离你而去!通常这类老板都有自己惨痛的经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见绳惊,所以他们不会真正相信某一个人,他们也不会把手中的权利真正交到某一个人手里。
经常性的电话查岗和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以及从员工那里打探经理人的情况,都是多疑和不信任的表现。看见经理人经常与员工到外面吃饭,老板就怀疑经理人是不是与员工在哪里共同贪污或者密谋什么;看见经理人购买了一个好车就觉得经理人肯定在采购上有猫腻。
面对这样的老板,很多打工者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你说这多疑的老板还能有人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