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不我待,这大概是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悲伤,更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吧!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不知珍惜;可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经失去了。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如果注定父母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那为何不给他们多一些耐心和陪伴呢?善待父母,这不仅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更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人生功课。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论调:父母皆是祸害。 帖子里,一个个咬牙切齿地诉说着父母的种种不是,恨之入骨地给父母扣上“祸害”的头衔。他们埋怨父母的不争气,帮不上自己的鸿鹄之志;他们数落父母的种种缺点,自私、冷漠、蛮横、甚至是不负责任…… 是,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失职”的父母,但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孩子胜过自己,甚至是生命的。 我们的父母都不是圣人,总会有各种不完美,总会犯各种小错误,多多少少大大小小,有时苛责,有时情绪不好,有时观念古板,有时读书太少不懂教育。但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只要他们曾无私地在我们身上倾注了足够的爱,尽心尽力地养育我们长大,这些错误,都可以被原谅。
生养之恩,总大过一耳光的仇。一个真正成熟的人,都应该原谅父母的小错误,原谅他们的不完美。
而一个真正孝顺的人,也应该做到下面的“五不责”:
一、不埋怨父母的无能 总抱怨父母无能的人,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为自己的无能,便只能责怪父母的无能,这是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母的懦弱行为。人,总是不完美的,父母生你养你,已经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了,如今你能健康地成长,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恩赐。所以不要去抱怨“你应该是怎么样的父母”,而要告诉他们“我接受你给我的一切,感恩你们。”
二、不嫌弃父母的啰嗦 “多穿点,外面冷”;“多吃点,别饿着”;“下班了没有,我给你煲了粥送过去”;“别总吃外面的快餐,不健康”; “别刷手机了,早点睡觉吧”;“都跟你说了,你怎么不听啊”……从早到晚,父母的这些唠唠叨叨,你是不是都听到耳朵都生了茧呢?你总嫌弃父母太过唠叨,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世界上,还愿意唠叨你的人,一定是最关心最爱你的人。当有一天,父母变得唠叨了,你一定要多些耐心。 因为他们变得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小,他们只是希望你多花些时间陪伴他们,听他们讲述生活中的琐碎而已。
三、不抱怨父母的抱怨 年纪大了,我想你一定听到过很多来自父母的抱怨,像是:“年纪大了,赶紧找个人嫁了吧!”;“趁爸爸妈妈还年轻,赶紧生个大胖娃,爸爸妈妈还可以帮你带带”……催婚、催生,来自父母诸如此类的抱怨,总是在无形中给我们巨大的压力,于是我们逃避、我们埋怨,甚至因此跟父母大动干戈。但就像我们开头说的,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催着你结婚生子,无非是因为他们比你更清晰地看到你的未来,他们害怕自己离开之后,只剩下你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所以,别去抱怨父母的抱怨,多跟父母沟通才是解难良方。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你过得不好,父母比谁都心疼。
四、不抱怨父母的迟缓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让人很是心痛。儿子在城市买了一套房,便把自己的妈妈接了过去。妈妈住过去之后,非但没有享福,反而成了“保姆”,揽了全部家务活。最可恨的是,儿子跟媳妇不但不感激,还怪罪妈妈的动作太慢,每天下班回来没能吃得上饭。人性最可怕的恶,便是不懂感恩。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五、 不抱怨父母生病 生老病死,注定是人无法躲避的自然规律。当有一天,父母病了,试问下自己能做到多少呢?真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吗?当然不是。 大连有一位孝子,名叫王希海,他用了26年的时间无微不至照顾植物人父亲,为了父亲一生不娶。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