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产品资讯门户网!

静电,ESD,防静电,静电的危害,如何消除静电,防静电产品资讯网

防静电技术交流群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热点 > 职场与管理 >

2015年,我经历的互联网热词(2)

时间:2015-12-25 09:52来源:防静电资讯网 作者:杨浩涌 点击:
瓜子做二手车的时候,只抽3%的服务费,把剩下12%到18%分给卖家。卖家卖一辆10万块钱车的时候,发现能多卖一万块钱,买家能少出一万块钱。那些用

瓜子做二手车的时候,只抽3%的服务费,把剩下12%到18%分给卖家。卖家卖一辆10万块钱车的时候,发现能多卖一万块钱,买家能少出一万块钱。那些用15%到20%的成本建线下店的公司,跟我们竞争的时候会很痛苦。在未来的三四线城市,这些黄牛可能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线下的二手车的寄卖在国外是非常发达的形式,在中国可能永远不会发展起来。C2C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价格更低,车源更多,会变成一种颠覆式的模式。

创业要回归商业本质,如果你能缩短价值链条,提高交易效率,能在价格和品类选择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选择,那么你就可能成功。C2C为什么比传统模式要好,因为我们的环节更少,增加任何一个收车的B端,一定会多抽15%到20%的费用。瓜子把其他B端打掉,对用户是有利的,C2C的商业模式就能存在下去。

烧钱补贴

其实瓜子也在烧钱其中,尤其是在今年9月份开始,瓜子也打了一部分广告,在三个月里差不多投放了3亿的广告,我们明年还打算再投放10个亿。

很多人会觉得烧钱是错的,也有人说也有烧钱烧成功的,其实它本身是没有对和错的。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有10亿美元你就去烧,帐上只有6个月的钱了,你去烧钱就没什么意思,肯定是烧得越快,死的越快,所以说它后面其实是资本是加速器,如果你烧钱,可以把竞品拉到8比2或者7比3,我觉得可以试。而且拉大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你还有下一轮的资金能够支撑。如果你的前端是同质的,一不烧钱订单量就下来了,这种情况烧钱是拉不开差距的,双方都能融钱,这个仗是打不完的。到一定程度,投资人说你们这个太恐怖了,不敢再投钱。

所以如果你是一家企业,你有健康的BMI指数就是说把用户拉到平台以后,你的帐要算得过来,花很多钱买回来用户以后,在他的生命周期里面,能够给你贡献足够多的商业价值,足以覆盖你之前购买用户的成本。这样的公司早晚是能盈利的。

我们瓜子打广告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敢这么打,我自己算过。哪怕只是3%的收入,不去讲后面的金融、保险和后服务,瓜子明年除去广告费用也是盈利的。如果交易本身可以赚钱,这个事儿打广告就值得做,拼命去抢用户,因为这个时候你不去抢,你不跟对手拉开8、2的区别,他跟在你后面,早晚会把你耗死,将来又会变成一个58和赶集的合并。

资本寒冬

资本寒冬对很多企业是寒冬,对很多企业也不是寒冬,我们看到的寒冬,其实跟2009年的寒冬还不太一样,那个时候大面积的公司根本拿不到钱,现在的寒冬是投资人变的谨慎了,原因是投资人对企业拿到下一轮的预期降得非常地低,所有人都在看,如果这个钱拿进去烧了一年,如果你融不到钱还能不能活下去。如果看不清楚的话,可能就不会投了。

寒冬前的创业者跟投资人说我做一个项目,可以拓到10个城市,只要获得融资,可以拓展到30个城市50个城市,这是个百亿、千亿、万亿市场,只要给我融资,我就会增长很快,只要打补贴,订单肯定往上走。再往上走的时候可以融到下一轮,我的订单还可往上走。现在的创业者则发现,市场的总体规模,投资人已经不在乎了。

投资人更愿意看到创业者大概什么时候能赚到钱,在未来6个月到一年,能把亏损的效率快速的降下来吗?如果做不到,你业绩改善的速度低于烧钱的速度的时候,那就结束了,所有的公司如果算不到这笔帐会变得很痛苦,因为城市开得越多,花的钱越多,这种公司去融资的时候,必须要讲现有的城市是怎么盈利,在未来怎么能把这个钱赚起来。这个是这波资本寒冬跟其他寒冬不一样的地方——投资人对规模再也不迷信了,他们现在所有的项目都会说让我看一下你单体效应到底怎么样。

生态系统

很多创业公司在跟投资人沟通的时候,会说自己在打造一个生态系统,在围绕上下游做很多的布局。我是觉得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做生态。拿洗车举例子,如果一个洗车的公司,要去布上游洗车设备的局,要去布下游保养和维修的局,我觉得这个是错的,因为保养维修只是变现的一种方式,是让你洗车攒了很多订单以后,能赚更多的钱。所谓的生态布局是这样的, (责任编辑:蚂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内容分类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ESD问答中心 ESD问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