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对我来说是变化最大的十年——从2005年开始创业到现在,发生了几次起伏、合并、分拆、项目的孵化等一系列的事情。其中,2015年对我来说,可能是10年变化最多的一年。这一年我身体状态和自己人生以及事业上都发生了变化。到年底一定要做一个总结,我把今年一年大家讨论的热词拿出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感觉。 合并 我们58赶集也是身在其中。我们跟58合并以后过去的6个月我的思考很多,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合并,包括早期的视频的合并,包括团购行业的,包括我们的,和滴滴快的,携程去哪儿网。我自己也在考虑后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公司的合并,为什么某些领域像是社交、电商领域没有发生这样的合并。 我觉得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如果两家公司在前端的用户体验不能做到差异化的时候,可能合并就变成必然了,如果两家公司背后都有非常多的资金支持,双方的用户体验做不出差异,打车领域和团购领域就是典型的例子:打开两个竞争对手的APP感觉是差不多的,对用户来说谁补贴多我就用谁,这样的补贴随着竞争量越来越大,你会发现除了用资本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找不到别的方法能够结束竞争,而用资本结束竞争的方法都是在前端补贴,贴到最后双方的市场份额是拉不开差距的。我们跟58也是一样,打开58和赶集的时候,今年3、4月份前端用户信息量双方是差不多的,整个的体验双方也非常类似,用户来到这个网站看了我们广告就用了赶集,看了58的广告就用了58。可能有的人喜欢小毛驴也用了我们。 所以这样的战争是永无止境的,双方在资本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时候,最后只能用资本解决问题,“你们两家合并吧,否则投入太大了”。 但是合并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会发现对手没有了。做完以后发现,其实如果双方的合并只是用来提高效率的话,1+1肯定小于2。合并除了消灭一个竞争对手外,如果不能在创新上找一些点是有问题的,为此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例如人才分享平台斗米、商业地产好租等创新项目。 只有这样的孵化,才能让两家合并在一起的团队里的优秀人才不会流失到别的地方去,他们在我们的体系内部能够继续去流转,做一些更好地业务。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也是今年特别热的词,我自己觉得共享经济是把闲置资源拿出来,让它重新再利用,做最优化的配置。那么核心在于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如果资源本身利用效率已经非常高的时候,共享经济是很难存活的。一辆车每天使用时间非常少的时候,例如有20多个小时闲置,就会有专车的形式出现。我们最近做的斗米,做的是人才的分享,可以把自己的技能共出来,例如周末可以去发传单,愿意去做一下模特,或者是当一个钢琴老师教课。斗米这样的平台做的是人的时间和技能等被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就是有价值的。 对我们来说二手物品也是一样的,很多物品放在家里是没有用的,你的第二部手机,第三部手机,第二台电视,是可以被放在市场和平台上被很多人利用的。二手车更是这样,汽车单价高,贬值也快,通过一个平台把它分享出来,就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C2C 我觉得C2C是在今年讨论非常多的词,C2C作为一个平台,买家和卖家的需求可以在上面进行高效对接。 2005年我回来创业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你看当时的报纸,中国的报纸很有意思,他们的分类信息还没有像国外那样繁荣,变成百亿的大市场的时候,就被像我们这样的分类信息的公司慢慢取代了,后面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价格。在报纸上投广告是要付费的,几百块、一千块以上,要租房子或者是搬家、家政这样的服务,在互联网上被我们变成免费了。 另一个是信息量。报纸是有版面的,现在我们的平台大概每天有上百万条信息发布出来,所以版面是无限大的。 双方因此不是同一个维度竞争了,一个新的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对现有的模式的冲击。报纸在2005年发生了什么,就是本身应该发展很快的时候被创新模式直接给颠覆了。本来应该是一个B2C的商家发广告的市场,被我们做成了C2C——卖东西也可以,找房子也可以,甚至交友也可以。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