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修心当以净心为本,这句话怎么看都是对的,可是真深究其实错的非常厉害。 这个心,真的有垢净么? 我们看这个世界,花是从哪长出来的?我们吃的米,菜,从哪长出来的? 从我们生命的角度,我们想要智慧,可是智慧从哪来的? 心在这里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的“欲”。 欲本身就是一种能量,本身没有垢净。 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欲也。 你能说花好看,把根去掉?菜好吃也把根去掉?米好吃难道从天空里落下来的? 没有另一半,那另一半也不会存在。 所以心无垢净。 我们的生命境界,有时候就在泥里,只有黑暗,没有光明,可是这就是垢吗? 烦恼很多,可是这真的就是垢吗? 其实修这个心,修的是知见。 也就是心的所知量。 我说个例子你们就懂了,三岁孩子吃药,打着吃,骗着吃,他还是苦着脸,大哭着吃。 可是你有一天长大了,懂了药是治病的,你四处去找来吃,哪有好药去哪找,在苦也不怕,是不是这样? 我们有一天,真的懂了烦恼本是智慧的根本,你就会大大方方的把烦恼吃掉了。这个时候,烦恼就不是烦恼。 这就是心的所知量。 所以讲净心不对,讲廓其心就对。 修心当能扩其心,廓其心为本。这就非常精确。 但这并不是我提出来的,是谭子说的:大其道以合天地。廓其心以符至真。 把心放到天地那么大,好了,什么都没有假的了, 可是话容易说,容易抄来,做起来不容易! 所以修心就是这样修,扩其心以合天地。这就是修心法门。 修道当以“无我”为基。也是看起来很对,其实也是不对。 道从哪修?没有“我”你能修吗? 我们这个生命如何修道?就是扩其心以合天地。自己不合天地境界的部份,就转化掉。 这就是修道。都从“我”来修。只不过是从小我修到大我,大我到至真的那个我。 时时可以有验证的。 上句话要是改到实用,应该可以是这样: 修心当以扩其心为本,修道当以明自心为基。 这样就实用了,真懂了,一定有下手处。 因为心有多大,道就有多大。修心就是修道。修道也是修心。修这个生命力量的大小。 所知量的大小。 修到觉遍十方界,就是圆满成就。 可是心眼小的,眼前都看不到,想觉遍十方,那就是做梦。 做梦都做不到那个境界。 所以儒是我们的起点,因为儒是人道的根本。 怎么修?就是随时随地的因缘事相中修。 天上的每滴雨,都不会落错地方。 每丝清风,都不会无故拂起你的长发,这个世界时时都在我们的耳边低语,只是我们听不到罢了。 我们本来就是道中,把心放开,让道来修我们,就是真修道啦。 更多资讯请登录: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esd.cn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