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跟一个老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这样一个问题,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被拍死在了沙滩上,而且在他看来,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厉害,就像去年的那个李叫兽,才25岁就变成了百度的副总裁,年级轻轻的走上了人生巅峰。
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退居二线了,不要再瞎折腾,整天想着转型、变革什么的。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60后70后的传统企业家都有这个顾虑,一方面他们觉得互联网时代是有很多的机会的,可另一方面有前怕虎后怕狼的,总觉得自己只要一转型必定是死路一条。
首先我想说,人啊最怕的不是老,而是心态老。是,我们承认,我们已经不年轻了,可是在我看来,年长的企业家才更需要变革。
你想,我们在一个行业和领域里头已经深耕了十年甚至几十年了,和年轻人相比,我们有经验、有资源、有人脉,这些不就是年长者最大的优势吗?
我们要做的难道不是把自己的优势和企业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去探索出更好的道路,为同事去寻找更好的发展。
就像72岁的宗庆后,73岁的任正非,87岁的巴菲特,89岁的李嘉诚和褚时健,93岁的芒格等,他们也不年轻呀,可在面对外界变化的时候,没有谁会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不应该再去变革了。
相反,他们会非常勇敢地探索,去找到更多的投资方向或者是发展机会,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继续在商业世界里叱咤风云。
那么作为中小企业的老总,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要更加敢于面对变化,敢于变革。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我们对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更能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实,今天不管外面的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生意的本质其实是不变的。就拿海尔来说,它做的也是比较传统的家电行业,我记得在2012年的时候,整个家电行业都非常低迷。
当时海尔以企业为中心、用户被动接受的产销分离模式已经很难走下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后,张瑞敏发现家电行业的消费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来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二来一些比较智能化的产品非常受欢迎。
看到这个大的趋势后,张瑞敏就开始变革海尔的组织模式,把原来像金字塔一样的科层制变成一个“人单合一”的扁平化组织模式,这样就能让整个团队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决策,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比如说,它们其中一个小组就是为那些本来楼层很低的家庭去设计热水器,使得热水器更能适应这些家庭。
其实在今天,转型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了,所以聪明的传统企业老总都会选择转型,而不是等死。
第二,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人脉等,在需要变革的时候能够迅速地进行产业整合。
比如青岛有一个做服装的企业家叫做陈玉兰,她今年已经76岁了。
1993年,世界500强的一个跨国公司要跟他们合作,成立一个缝纫工厂,可一开始,这家跨国公司对他们的能力和可信度有些怀疑。
怎么办呢?陈玉兰就梳理了一下过去四五十年的积累,发现自己手上有很多资源,比如企业内部的知识、技术,企业外部的一些人脉资源等。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她们还跟日本的很多企业进行了合作,这些都是她可以整合的资源。
最后,陈玉兰只花了7个月就完成了项目的审批、基建、引进安装,并顺利投产,得到了那一家跨国企业的认可。
其实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也是这样的,经营了那么多年的企业,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业都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手上有很多的资源是可以利用的。
比如我们有一位学员是做电机制造的,他今年已经66了,花甲之年第一次触网,难度可想而知。
一开始他对网络转型也没什么信心,觉得网络营销是年轻人的专利,年长的领导人做网络是不现实的。
但他明白在互联网转型这个大趋势下,传统企业是不可能直接跨过去的,每家企业、每件产品最终都必须面对互联网。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