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笑话:
小思聪眨巴着眼睛问:粑粑,钱是万能的吗?
王粑粑笑着回答:傻孩子,钱怎么可能是万能的,钱是万达的。
估计有些人听出了端倪,没错,这个笑话就是来源于王健林那句,“先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挣1个亿”。
很多网友开始脑洞大开,玩坏了这个句式。
比如足球运动员说:“先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拿个联赛冠军”;比如运营狗说:“先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涨它个10万粉”;甚至朋友圈还有创业者说:“先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融个B轮1个亿......”
这些调侃听上去像是自嘲,但其实更是一种典型的“思维穷困”的表现。
2
什么是“穷”思维,这跟钱可没什么关系,这里说的是心智问题。简单点说,就是自我设限。
我经常在课堂上会遇到一些看上起忧心忡忡的企业家,他们总是会问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单老师,你觉得我们这行做网络营销行吗?
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能斩钉截铁说出:“行”!
但事实上,我说行并不管用。
过去,很多传统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你有多少资源,就干多大的事。当然这跟传统经营方式有关,实体模式局限了消费者的数量,熟人经济局限了消费者的层次。
久而久之,所能看到的经营前景就有限,没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渠道,对于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就更加患得患失,最后,把自己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穷思维!
就拿网络营销来说,有些企业家其实很有资质,但是就是缺乏信心,不敢想更不敢做。即便从我这里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但过后依旧没能从穷思维中跳脱出,那你也一定会失败。
3
那么,相对穷思维来说,“富”思维有什么不同?
第一,敢争。
很多企业的思维模式是:等市场或者时机成熟了,我才下注,更多是一种观望的态度。但是拥有富思维的人,一旦缺少什么资源,一定会拼命去争取,没有资源就创造资源,这是一种从0到1的突破。
这种“敢争”的思维怎么培养?在《异类》一书中,一位社会学家跟踪了12个小孩,发现在富裕家庭的小孩更懂得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原因就在于家长喜欢发号施令的同时,也鼓励孩子敢于挑战自己,敢于跟别人谈判,学会为自己争取需要的资源。
敢争,是为自己创造资源的第一步。
《圣经》那句“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就是这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互联网典型的马太效应。
第二,敢花。
很多人从小被教育勤俭节约,总是习惯把能省的省下,能存银行就存银行,以为攒下来的就是挣的。但是对于拥有富思维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不会把大部分积蓄放在银行里的,反而,他们会想方设法把钱从银行那借来周转、投资。
马云曾经就在一封加薪的内部邮件中写道:“去花钱!!去消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想让大家记住,花钱能带来自信,而自信会使能力成倍地增加。
同样的,对于企业家来说,敢花钱本身就是一笔投资,或显性或隐形,掌握了主动权,比放在银行拿点利息不知强多少。
第三,敢取舍。
在追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白,最宝贵的资源不是钱,而是时间。
这几年,电商市场从PC端逐步转战到移动端,有不少传统企业趁大部分企业来不及反应,不惜下重本学习移动营销,迅速转战移动端,抢先赢得一众用户,瓜分了大部分的市场。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用金钱去换时间,用金钱去换先进的认知,从而抢先他人一步,赢得市场。
懂得在金钱和时间中衡量,即便是在最缺钱的情况下,时间更有可能为你争取未来。
回过头,我们再来谈谈王健林为何会说出“先挣1个亿”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收入多,所以口气大吗?并不是。
创业之初,王健林一没钱二没地三没人,他找银行贷款,找政府要地,即便接到“旧城改造”这样无人敢接盘的项目,两手一握、一咬牙也把项目拿下来,然后去找了设计牛人,设计精品户型,最后再让楼盘售出价,净挣了3000万!
这就是典型的富思维。凭借着一番智力,一次次从逆境中跳脱出来,别人不敢想的,他敢想,别人不敢做了,也做了。
这样想来,他能说出那句话也就合情合理了。
更多资讯请登录: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esd.cn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