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占据中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支柱行业再次触动国人焦灼的神经。 受中国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倒闭潮的影响,全国各地正在上演一大批服装品牌店倒闭潮,包括波司登、利郎、百丽、佐丹奴、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附品牌关店最新最全名单) 2015年破产倒闭知名纺织服装企业最新名单 9月6日,拥有6家分公司的温州市庄吉集团正式宣告破产。据庄吉一位高层透露,该事件或致银行产生300多亿坏账。目前,集团5000名员工正在静静地等待破产处理结果。 8月22日,曾经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资产超20亿的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停产。1000多名员工上街讨要被拖欠三个月的工资。 8月19日,拥有400名员工的广东省惠州市的福绩(惠州)纺织综合厂老板跑路,员工聚集于工厂门口,希望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7月31日,华东纺织大厂宝利嘉老板跑路,5000名员工突然失去赖以谋生的工作。 2015年5月底,亚洲最大的牛仔布工厂,鼎盛时期员工高达10000人的山东兰雁集团因负债25亿元破产。 2015年5月22日,曝出曾获联想注资、范冰冰代言的维斯凯服装倒闭,老板卷款跑路,5000名员工失业。 5月18日,2002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总资产10亿元的绍兴印染大佬五洋印染破产。据悉,该公司下属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2000余人。 5月1日,曾经员工数量逾10000人的东莞厚宏制衣厂老板跑路。员工上街讨要两月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当地政府出动1500警力维护秩序。 4月20日,拥有2000多名员工,李宁、特步核心供应商雅纶制衣因逆市扩张而资金链断裂,老板至今不知去向。 而在纺织聚集的绍兴、汕头、长乐、东莞等地,破产倒闭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中国纺织服装业死于内忧外患 作为吸纳就业人口最多,对中国改革开放实现资本积累贡献最大的纺织服装业竟然落到这步田地,的确是令人不甚唏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倒下是多种不利因素累积的结果。 应该说,这一波危机肇始于08年的4万亿。据一些纺织企业老板回忆,本来2008年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出现经济危机,多数企业准备收缩产能并裁减员工。但由于“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纺织服装行业的生意异常火爆,2010年棉花价格从1万/吨涨到3万/吨,无数行业企业一夜暴富。在市场的短暂繁荣和银行的推动之下,行业掀起了一波疯狂的产能扩张。 某些地方政府顺势打造纺织服装产业聚焦区,怂恿纺织服装企业扩建新厂购置新机。不料,到2012年“4万亿”经济刺激药力消退,很多企业订单大幅下滑,花费上千万一台购置的天价进口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加上库存棉花价格剧降,很多纺织企业前两年赚的钱瞬间归零。 与此同时,08年新劳动法出台后,中国的人工成本在短短五年内翻了一倍多。由于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压力。 特别是近两年,由于国内各项成本激增,许多外资企业已经大规模的转移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最为著名的包括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无印良品、青山商事、利丰、东京STYLE、Honeys等,这些公司正加速把订单转移到东南亚。 此外,由于中国纺纱行业设备落后,运营成本高昴,目前50支以下的低端市场份额已经被东南亚、印度、孟加拉等国蚕食。而100支以上的高端产品市场则被日本、德国、意大利把持。前后夹击之下,纺织服装行业早已溃不成军。 1.7亿就业人口,多少人能幸存?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十亿人口,城镇人口仅占1亿,但城镇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当时的政府高瞻远瞩,将纺织服装业列为中国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支持纺织服装出口创汇企业。为了支持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中国政府甚至宁愿忍受美国瞪鼻子上脸地指责中国人权状态,也要争取更多的出口配额。 为何政府如此重视纺织服装行业?这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据统计,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纺织业可吸纳1876人,而服装业则可吸纳4464人。而全国工业每亿元投资吸纳就业的平均数仅为903人。2007年,中国纺织服装业上下游产业链吸纳的就业总人口高达1.7亿,当之无愧地成为稳定就业的定海神针。 在解放前,上海纺织厂一名工人的工资大概是15-30大洋,而当时民国县长的工资也才20大洋。 可见解放前纺织工人的地位有多高!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