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每当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或者面对一些不利于自己或不习惯的规章制度时,职场人产生抵触情绪挺正常,但要任由这种情绪蔓延,随之心态不平和、不服气,甚至破罐破摔,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那么哪些情况会让员工心生抵触,产生抵触情绪时又该如何去调节? 新规定缺乏人情味员工怨声载道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年初公司重新制定了考核制度标准,可是,自从新规定出现后,公司上上下下都怨声载道。新规定执行将近十个月了,大家依然很不适应。“迟到哪怕1分钟就要‘记过’一次,迟到三次就算旷工一天,并取消评选优秀员工的资格。请事假必须通过书面形式申请,还要有部门主管、经理的签字,否则算旷工,而且每次请假不能超过一天,事假每年不能超过三次,否则取消优秀员工评选的资格。”提到公司的新规定,赵琳就开始抱怨,“不但如此,每个人都要制订自己的月度计划,尤其销售部门,如果有三个月不达标,取消年度奖励资格。” 新规定刚执行没多久,赵琳就遇到事了。那天正赶上天气不好,赵琳的家离单位又远,虽然她已经提早半小时出来,但由于交通不便,还是迟到了几分钟。“我几乎是跑着进公司的,但打卡时还是晚了3分钟,主管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我,直接给我算了迟到。”说起那件事,赵琳就郁闷。那天包括赵琳在内的3名员工都被记了“过”。后来,大家只要发现自己“可能会迟到”,索性就不着急了,有时甚至会晚到一两个小时。 “其实,我也知道公司的某些制度有点不人性。”主管刘欣为难地说,“我已经请过三次事假了。今年的‘指标’用完了。”刘欣难过地说,现在家里房子需要修理,可她已经没有理由再请假了。“销售部的同事也都是怨声载道的。销售员小华已经有两个月没有达标,再这样下去,今年的奖励就与他‘无缘’了。”刘欣说,小华现在已经想开了,着急也没用,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不会被“炒鱿鱼”。 点评:员工对公司新制度新规定都存在抵触心理,尤其制度中涉及利害关系时,员工反弹会更大。“‘抵触行为’是恐惧心理的外在表现,这是正常反应。”天津天保基建人力资源经理杨丽云建议,公司的各种新规章制度,其合理性尤显重要,过紧或过松都不适宜,公司制定的制度需要充分地做好落地支撑,防止员工因个别过度的规章制度引起情绪反弹及抵触,制度制定得是否恰到好处也跟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相关联,制度实施过程中造成员工抵触情绪太多,对公司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外行领导内行老员工“不买账” 赵勇本来是做文案工作的,两个月前被调到企划部做主管。自从赵勇来到企划部后,大家虽然没有正面向他提出什么不满意,但通过平时的表现,好像或多或少对他有些抵触。 比如,赵勇拿出一份活动策划方案想要和大家一起讨论,可当他提出这些问题时,大家根本没有要讨论的意思,无论他提出什么意见,大家都表示支持,并答应尽快做好。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表面上看,大家都很支持赵勇工作,可实际上,这让赵勇很难做。有的人说,赵勇的部门同事都很随和、好管理,从来不和他“唱反调”,对于这样的评价,赵勇有些哭笑不得。“我总感觉与同事之间有道看不见的墙,大家对我很‘抵制’。” 为了能得到大家真正的支持,赵勇对大家很客气。有一次,赵勇交给老吴一份合作方案,并交代“有时间帮着修改一下”。可三天过去了,老吴也没给他反馈。“我以为你不着急要呢,我正赶着做上次的策划案,就想先把这个放一放。”随后,老吴一脸无辜地答应尽快给他反馈。 实际上,对于新主管的到来,大家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文案和企划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赵勇毕竟是搞文字出身,比起我们这些常年‘出谋划策’的人来说,在专业上还是差了点。”老吴说,“让他来指导我们工作,多少有些外行指挥内行的感觉,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对此大家也都有同感。“总觉得赵勇在策划上没有多少力度,也只能慢慢磨合了。” 点评:这个事例比较典型,赵勇这样的“空降”上司受到老员工们的抵触也很正常,尤其当他对本部门专业并不精通时,老员工们容易心存不平。在职场中明里暗里的抵触是最容易产生内耗的,员工所抵触的事物及产生的后果有时也是不可估量的。杨丽云认为,公司在对某人进行新任命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应该让该部门员工有知晓权,知道为什么选择其他部门的人来担当这个部门的主管,而不是内部提拔,或单纯地“空降”。“选择恰当的沟通形式去引导员工情绪,新上司需要把握住一些机会努力改善工作氛围,本身外行领导内行总会有诸多争议,这时候,新主管要做好承上启下地沟通,提升下属个体感受,自己也应该先脚踏实地作出几件好的业绩来赢得部门员工的认同。” (责任编辑:捐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