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摩拜和ofo这2家企业简直疯了。
这家刚推出免费骑行、充值返现活动,那家也不甘示弱、赶紧跟上。而注册过两家APP的用户,则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它们的活动提醒短信。
摩拜和ofo这两家企业玩得倒是挺欢,反正它们背靠金主、有钱任性。但共享单车火爆背后,有几个行业饱受冲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啊。
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个互联网新兴模式诞生后,往往会冲击旧有的传统行业。
就像滴滴打车冲击出租车行业;电商平台影响商超百货等零售业;这次以摩拜和ofo为主的共享单车,也同样在改变着传统业态。
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讲这个话题的原因,面对互联网新兴模式冲击时,传统企业该何去何从?大家不妨接着往下听。
话说回来,摩拜和ofo到底冲击了哪些行业?
具体包括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平衡车、三轮车这些企业,还有黑的行业。因为和共享单车的用户需求高度重叠,从事这些行业的人,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当然,受共享单车影响最大的,还是生产普通单车的中小型工厂。
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用于内需的单车产量在2500万辆左右。
而根据摩拜和ofo两家的年度计划,在2017年,它们的产能预计达到3000万辆,将超过往年的全国内需总量。
按理说,突然间有如此庞大的生产需求,那些广大的单车代工厂岂不是要欣喜若狂?但现实没这么美好。
无论是摩拜还是ofo,它们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都偏向了大型的企业。毕竟与普通单车相比,共享单车对产量、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比如摩拜选择和华为、电信、富士康合作——华为提供物联网技术;电信提供网络资源;
而富士康呢?它的规模生产和研发设计实力杠杠的,专门为摩拜开设流水线,并且直接用现金投资摩拜,它也负责生产其中的560万辆单车,预计占据摩拜总产能的1/3。
而ofo由于开锁技术升级,也在放弃过去的小型代工厂。比如它选择了“飞鸽”、“雷克斯”等大型供应商,它们的产能都能达到上千万辆。
所以,能从共享单车中受益的,只能是极少数的大型代工厂。
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贴牌加工的中小型代工厂来说,它们一没技术、二没产能,恐怕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即使有些代工厂好不容易接到了共享单车的订单,它们也会面临被压价的情况。因为摩拜和ofo手握大规模订单、背靠大山,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尽管如此,很多代工厂还是会接受低价订单,因为起码有单做,就意味着还可以活着。
这听起来,确实有点悲凉。
我们总是在说传统企业一定要转型升级,因为过去的低端生产和销售模式,实在太脆弱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中小型单车代工厂,乃至单车零售商,当面临新兴的共享单车冲击时,它们只能眼睁睁地傻看着。
我想,对于那些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一定要学会去细分目标市场、目标人群,甚至可以考虑根据目标人群需求去进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这是一定要选择的变革方向。
前面那些中小型单车代工厂,其实也可以这样做。
毕竟,摩拜和ofo等共享单车满足的是大众需求,像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骑得就很别扭,还有共享单车也不适合远距离骑行。
我就了解过几家做个性化定制单车的企业,它们的做法很有意思,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国外有一家叫做Meld的公司,它专门针对骑行者,生产个性化的自行车坐垫。
过去市面上自行车坐垫都是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即使再贵的坐垫也经常会被吐槽坐得屁股疼,但Meld会根据每个用户的臀部形状而生产坐垫。
具体做法是:先给客户寄去一块印痕泡沫板,让用户坐在上面印出轮廓,再来根据轮廓创建3D模型,生产出个性化的坐垫。
再比如国内也有一家叫做BBI的企业,专门生产彩色单车,单车的尺寸和颜色都可以任选,特别受年轻人的喜欢。
就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这种模式,我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讲过家具行业的尚品宅配,还讲过服装领域的青岛红领集团。
我们一定要明白,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你的对手绝不仅仅是拥有相同模式的同行业,更有可能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就像微信打败移动短信,外卖平台冲击康师傅方便面一样,这是一个跨界打劫的时代。
这意味着,企业的转型不仅要做,而且要深入更彻底。
如果你不做更深入的变革,而只是把单车、服装、奶粉等等放在网上去卖,这不仅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且很难构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形成竞争防火墙,那么企业也不可能活得长久和滋润。
更多资讯请登录: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esd.cn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