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就有个企业着急要我们团队帮忙出一套内容营销方案,说是现在营销广告投不起,网红直播成本太高且只是玩个新鲜,微信做了又没效果。他发现今天的移动营销当中很重要的是靠内容取胜。
确实,以前做营销,只要敢花钱去电视台投投广告,或者借助百度搜索,流量也就有了。但移动营销的出现,虽说营销的渠道多了,但内容泛滥成灾,大量的转发,用户一言不合就把你的信息过滤掉。
但这并不能证明营销越来越难。只不过是很多人不知道,不会做而已。
举个最近的例子,我们就有不少学员,利用第八届中国电子商务十大牛商评选活动,借助合适的内容营销加事件营销,短短几天时间接单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的订单。
他们懂得让朋友把自己拉进目标客户聚合的社交群,先和群主搞好关系,让群主帮自己推荐,让群员帮自己投票,短短几天时间,大家对他就有所熟悉了,顺带也获得了订单。
事实上,大家会觉得营销变难,只是因为我们的营销方式没有跟上用户变化的思维。
2
这里给大家讲讲两种变化以及应对的措施。
第一,我们的大脑认知正从“做减法”变成“做加法”。
过去,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是从大量的信息获取慢慢凝炼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然后升华为可以应用的智慧。比如,通过看一本纸质书,提炼出精华。
但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聚合能力越来越强,面对着像我们这样的用户,当他知道我们的身份、职位、需求之后,准确的信息推送变得越来越多了,借助链接形式信息能够集中呈现。
这时候,接受知识的形式,从过去的筛选凝练形式,变成了从触点开始,逐步链接,不断叠加的信息获取过程。
比如,有人一逛淘宝就沦陷,当你打开淘宝搜索某件东西的时候,淘宝便会不断向你推荐各种相关商品,这时候,在琳琅满目商品的诱惑下,你会不断打开链接。可能最初你只是想买个背包,但是最后却发现把帐篷、登山服也买了。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做加法,我们知道我们在某个场景之下有更多的需求,当我们需要某种信息的时候,今天的搜索引起、今天的大数据算法会把精准的信息推送给我们。
正如戴维•温伯格所言:“思想是可以超链接的,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从一个观点跳到另一个观点。”
3
既然我们的大脑可以做加法,那有没有可能让他们“自动链接”到我们呢?
举个例子,日本就有一个很有名的传统漫画杂志,叫“Jump Square”,本来因为互联网的冲击被迫停刊了,但人家就玩了个高招,起死回生了。
他们先是投放了一条很酷的电视广告,广告的画面赫然写着“请勿在因特网上搜索《Jump Square》”,观众看到广告第一反应就是你越不让我搜,我就越好奇,所以纷纷跑去因特网上搜Jump Square。
这一搜,才发现网站停了,而当你再发愣的几秒钟,网站突然出现几个经典的漫画形象以及一封道歉信,上面写着“不要搜索Jump Square,它将在11月2号创刊发行 ”。
这时候可能大部分游客会离开,但是非常喜欢漫画的人,一定会想一探究竟,而当他们再次搜索时,网站就会回馈他们,出现各种罕见的漫画以及视频资源,这时候,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资源的他们一定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其他人。
其实,利用加法思维,我们可以去“勾搭”那些没有接触到我们产品的人,同时,和对我们品牌有一定认知,但没有形成黏度的用户“玩耍”一番,可以加深他们对我们品牌的好感度。
利用用户好奇心,黏住用户
4
第二,我们的大脑遵循“沉默的螺旋”。
在群体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正面反馈,我们就会变得大胆,更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人们接触得越多,也更愿意扩散我们的意见。
相反当我们的观点只被少数人支持,很有可能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下去,造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被过滤,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沉默的螺旋”。
在移动时代,以个性化推荐和社交推荐为主的信息过滤器加剧了这一趋势,比如算法机制,通过对用户阅读习惯、偏好的计算,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内容,社交机制帮我们过滤掉不感兴趣的东西。
5
这时候营销该怎么做?
首先,别自卖自夸,要投其所好。
其实,以上所说的算法机制和社交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帮我们过滤掉不必要的用户。
比如用户在使用今日头条时,今日头条会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持续推送相关文章以及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发送同一类的文章来筛选出精准用户,进行精准营销。
▲互联网时代,企业曝光率扩大,抓住用户兴趣点很关键
其次,不单单推销产品,还要分享观点。
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观点会随着赞同声音的强大而越发受人欢迎。
比如你发布的文章评论的越多,正面评论的人越多,你获得被推荐的机会也会越多。
所以,首先得让你的产品拥有“观点”,不痛不痒的产品信息只会被他们当成噪音过滤掉。
就像现如今很多微信大V在做广告的时候,通常会把明确的观点先抛出来,最后再来个神转折,进行广告宣传。
6
对于用户来说,信息正在持续超荷负载,我们改变不了这种趋势,但我们可以尽量投其所好,让我们的产品不被用户过滤掉。
对于企业来说,这个时代越杂乱无章,就越需要靠自己用明确的立场,去吸引和引领用户。
更多资讯请登录: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esd.cn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