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儿子在学校偷了王老师1000块!他已经承认,警察已经到场……”当她在上班时接到老师的电话时不敢相信。 “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不要打骂我的孩子,等我到了再处理!”然后要求老师将电话给孩子听。孩子哭着唤了一声“妈妈!”,妈妈说:“孩子,不用怕,无论什么事情,妈妈始终是你的后盾,妈妈马上到!” 当她骑电单车赶到学校老师办公室时,门前停了一辆警车,里面两个警察神色凝重,两个老师一男一女还有年长的教导处主任。 一位女老师声色俱厉地跟孩子的妈妈说:“你的儿子今天早上在我抽屉拿了1000块,他已经承认,你看怎么处理吧!” 她没有理会老师,而是去找自己的孩子,孩子正坐在地上浑身颤抖,小衣服脏兮兮,泪痕沾满了脸颊,她走过去抱住了孩子。 “妈妈,如果不是你的那句话,我可能已经爬上楼顶了!他们要抓我坐牢,我好害怕……” “儿子,跟妈妈说实话,妈妈相信你!”儿子摇头说“没有”。 安抚了孩子后,这个妈妈站起来说“我相信我的儿子,他说没偷就没偷!”孩子感激地看着妈妈。 女教师瞪眼睛,她大概在嘲讽“慈母多败儿”,冷笑着说:“他刚自己承认的!” “那你说说孩子是怎么承认的?还有,偷了的钱在哪里?拿出孩子偷钱的证据呀?没找到证据却抓孩子,警察也不会这样办事!” 一旁的警察耸耸肩说:“的确是没找到证据,但孩子自己承认了。” 女教师不耐烦地将审问孩子的经过说了一遍,这个妈妈转过头问孩子:“老师说得对吗?” 孩子摇头,“老师从早上就没让我上课,他们还叫来了警察,我好害怕,老师跟我说承认了就可以回家……” 女老师的脸变绿了,没有吱声。“威胁利诱的审问,这叫审问吗?我还要告你诽谤呢!” 这个贫穷的骑电单车的瘦弱女人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她竟然无视所有人,大摇大摆地带着孩子回家了。或许在孩子面前,每个妈妈的举动都是不可理喻的! 回家的路上,孩子感激地紧搂了妈妈,“妈妈,谢谢你给了我力量!” 刚回到家没多久,教导主任打来电话说老师丢失的1000块找到了,是那个女老师自己无意中将钱放到了另外一个抽屉,自己却忘记了。 虽然这件事情仍然让孩子心有余悸,但是妈妈的做法让他扬眉吐气,走在校园内腰板也直了,因为母亲给了他无比的安全感和勇气。直至成年后还一直记得这瞬间的温暖。 时常有粉丝妈妈苦恼地留言,问为什么她的孩子有偷钱的习惯,但却是越打骂越偷,并且越偷越多?答案来源于“信任”二字。 很多孩子幼年时期都有过偷窃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孩子不知道这是“偷”,也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但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现偷窃行为时就打骂惩罚孩子,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无疑是给了孩子一种阴暗的心理暗示,他们因为父母的责罚而愤怒,自尊心受伤,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起的信任感也瞬间崩溃,更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说我是小偷,那我就继续偷给你看!” 最近看到一对父子的遭遇,结果让人深思 这个孩子很调皮捣蛋,也经常被老师批评,老师每次批评完之后还要告诉孩子的爸爸。爸爸非常气恼, 每次老师告状后,爸爸都对放学回家的孩子采取惩罚措施,比如不准喝酸奶,不准玩玩具,也不准看电视,而是被罚站在墙角。 当孩子在某天因为突然晕倒后被医生检查竟出白血病,孩子说在学校也经常因为不舒服睡觉,爸爸责怪为什么不早告诉父母,孩子的回答让爸爸羞愧,“你跟老师是一伙的。” 看看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如何让孩子渐渐对我们失望的? 当宝宝在婴儿床上,哇哇大哭着找妈妈抱抱寻找安全感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宝宝的娇气; 当宝宝因为玩耍将衣服弄湿、弄脏,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他很快乐时,大人看到的只是脏了湿了的衣服; 当孩子因为在墙上门上涂鸦,高兴地跑过来跟我们分享他的成果时,大人看到的只是被糟蹋了的墙和门; 当孩子不想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转过头向我们寻求帮助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吝啬和小气; 当孩子将不理想的成绩单递给父母,满腹沮丧惭愧地套拉着脑袋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懒惰和不努力; 当孩子跟异性朋友聊电话,肆无忌惮地聊着各种话题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青春的骚动; 当孩子偷偷写日记,将所有的喜怒和忧伤排解在字里行间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刻意隐瞒…… 事实上,并不是孩子天生不信任大人,而是当孩子将一颗纯洁的心托付给父母和老师时,却被伤得血迹斑斑。孩子们在父母的开玩笑、捉弄、责骂、教训、不尊重、不相信中一点一滴地失去了对大人的信任,慢慢地孩子也向大人封闭了自己的真心,甚至穿起了盔甲对抗大人。当父母在哪天发现孩子没跟父母分享任何的人和事时,我们在孩子的内心里已经被悄悄“清理”了。 爸妈们,请尝试从小选择信任孩子而不是选择信任别人。有了信任,孩子才能像朋友一样对你倾诉;有了信任,孩子才会在第一时间,毫无畏惧地向你求助;有了尊重,孩子才会把你的信任与期待记在心上,并且化为动力。
更多资讯请登录:防静电产品资讯网www.esd.cn (责任编辑: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