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各企业也将迎来新生力量。然而,职场新人想完全融入企业并非易事。这不仅考验新人们的融入能力,也考验着企业的容纳度、企业管理者的协调组织能力和老员工的包容心。如何处理好新老员工间的矛盾,让新员工与老员工同心协力,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新人的尴尬
搬水复印文件是分内事吗
“搬水?复印文件?收包裹?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事吗?”昨日,参加工作近一年的黄胜告诉商报记者,初入职场时,诸如此类的疑问曾让他一度打算辞职走人。
去年7月从西南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后,黄胜进入重庆一家宣传公司,负责企划宣传工作。与许多充满期待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黄胜铆足了劲打算大干一场,但没过多久,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却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黄胜介绍,办公室一共有8个人,除自己外,其他都是“老资格”。“我性格还算外向,本以为能很快融入他们,没想到却挺难。”黄胜说,第一次有前辈让自己去楼下搬一桶纯净水上来时,他爽快地答应了。但后来他渐渐发现,差遣自己做事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是为部门领材料,有时是帮大家取快递……“大多都是跑腿的事。刚开始我觉得没什么,时间久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就不愿意再干了。”黄胜说。
后来,黄胜无意中听到了同事们的议论:“新人就是新人,跑跑腿还老大不乐意”“我们年轻时还不都是这样过来的……”黄胜觉得不解,到底是自己不懂规矩、眼高手低,还是这里的环境不适合自己?
同为职场新人,重庆姑娘钟媛遭遇的却是另一种尴尬。“刚开始,我觉得同事们还不错。但自从我被领导表扬了几次后,好几个人的态度就冷了下来。”钟媛告诉商报记者,感觉几位老员工就像约好了似的,把她当成了“陌生人”,“中午吃饭不主动叫我,下班时也很少打招呼,尴尬极了”。
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黄胜和钟媛的遭遇并非个案,不少职场新人都在为如何融入企业、如何获得老员工的支持和信任而头痛。
双方的矛盾
老员工对新人要求苛刻
“有活力、有张力的新鲜血液,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蓬勃朝气与工作热情,还有新知与创新力。但人员变化的同时,也会带来组织结构上的改变,所以必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昨日,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适应”的源头在于对企业的理念、规划、文化等的理解,“理论上称为"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如能处理好,客观上的不协调就只是暂时的问题”。
站在老员工的角度,廖成林分析说,这种“不协调”往往与思维吝啬、处事习惯、包容性等挂钩。“在一个组织内待久了,难免会形成些"惯性思维",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会因评价对象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尤其是对一些新员工,由于沟通与理解程度有限,前辈们的要求似乎更苛刻。”廖成林表示,这就需老员工对新人多多包容,“新人毕竟是新人,即使有做得不到位之处也属正常。例如,多看他们的可爱之处而非缺点,多用开放的态度去了解新人而非固步自封,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避免观念落后等”。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首席顾问彭俊峰则向商报记者表示,有时候,企业出现老员工“欺负”新员工的行为,多出于老员工潜意识中的自我保护。“尤其是新人业务熟练程度渐渐迎头赶上后,就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冲突了,可能会让老员工在不经意间形成防备心理,甚至可能出现"抱团"维护利益的情况。”彭俊峰说。
支招
以老带新
化解冲突实现双赢
老员工有能力、有经验、有积淀,新人有新知、有冲劲、有创新,如何让新老合理搭配,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推动企业运转?
“这就需要领导者打点好企业的"平台"作用,在中间扮演好牵线搭桥的桥梁角色。”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指出,现在,入职培训和欢迎仪式成为不少企业在引入新人时的“保留节目”。这样做,可以让新老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彼此留下第一印象,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此,人民大学MBA讲师石立平也表示赞同。“不过,这些教育培训、迎新活动并非制度性的,更不是口头说说、文字打印出的平面内容,而是实实在在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石立平表示,这才能让新员工从内心深处自愿接受企业文化。
廖成林还表示,除了一般的基础性内容介绍,企业不妨将公司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精神内核等,用真实案例的形式介绍给新员工,这样更能打动人心。“现在有些入职培训,说了上半句别人就知道下半句,实在难以让员工从内心接受。应该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诠释。”廖成林表示。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首席顾问彭俊峰则建议,企业不妨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既可以增加新员工和老员工的接触机会,也可促进新人尽快成长起来。“企业可以采用导师制,成功培养一个新人,就给予导师一定奖励,以激励机制促成二者融合。”彭俊峰说。
石立平建议,还可把这一方式延展进老员工的考核中,“例如在考察一位老员工的业绩时,不妨把对新人的培养情况也列入考核项目中。在审查一位部门主管的晋升资格时,不妨看看整个团队的成长情况,尤其是新人的进步。毕竟,新人的进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主管的领导能力。”
廖成林还提醒说,企业需要从思想上废除“论资排辈”的固有观念,形成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不单单以年龄和阅历来选择人才,而要多从基础能力、实际效果等出发,培养完整的"老中青"机制,给每个人同样的机会。当人人都有被选择的可能性时,期待值就上来了,局面也可以随之得到控制。”廖成林说。
相关文章:作为职场新人总感觉被无视怎么办?
(责任编辑:捐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