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消息,在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之后,三星董事长李健熙所担忧的“帝国危机”或许正在加速向三星袭来,而三星的危机文化,则有可能将成为影响三星继续前行的关键障碍。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发布报告预计,2012年,三星将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29%,这也意味这三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中“跟随者”的角色也将逐渐转变为“领跑者”。
而这一角色的转变,很可能会让惯于做“跟随者”的三星在成为“领跑者”之后,迷失航向。
跟随者的成功
三星,是当今智能手机行业中目前唯一能够与苹果抗衡的Android智能机厂商。也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智能手机产品线的Android智能手机公司。
在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纠结于该打“机海战术”还是该走“精品路线”的时候,受困与Android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三星可以同时用“机海战术”和“精品路线”全面出击,可以同时依靠自己过硬的品牌效应、硬件制造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拉开与其他Android手机厂商的差距。
在低端市场,三星可以依靠100美元左右的智能机冲击市场份额,而在高端市场,三星则依靠Galaxy S系列智能机疯狂抢夺高端市场份额并赚取高额的利润。
就拿三星新“机皇”Galaxy S Ⅲ来说,在其上市五个月的全球销量突破3000万部,是其上一代“机皇”Galaxy S Ⅱ销售速度的三倍;Galaxy Note Ⅱ,上市两个月就卖出500万部,而上一代Galaxy Note达到这一销量整整用了5个月的时间。
在利润方面,数据显示,全球手机产业99%的利润被三星、苹果瓜分;尤其是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和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0%。
IHS iSuppli认为,三星的成功受益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快速复制”战略,作为一个跟随者,三星把这种战略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不可否认的是,三星的“快速复制”战略并非其他厂商所能轻易“复制”,因为三星拥有强大的全产业链布局和在全球范围内优秀的品牌效应,而这也恰恰才是三星“快速复制”战略成功的基础。
三星拥有上游的CPU、存储芯片、显示面板等关键零部件,中游的手机设计、组装制造,下游的销售渠道等较为完整的手机制造产业链。
这样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可以让三星对市场需求的做出快速反应,同时还可以为三星自身的产品降低成本、缩短市场响应周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他手机厂商对三星零部件产能的依赖。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供应链的强力控制,三星掌握着全球相当一部分智能手机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和定价权。
而源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奥运营销战略更是其能够获得较高品牌溢价的基础。
亚洲企业的创新宿命
不得不承认,三星依靠其全产业链布局和品牌效应成为了全球最优秀的“跟随者”。但是,在它从“跟随者”转变为“领跑者”的时候,三星离潜在的危机也就不远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包括大多数日韩以及中国企业在内,亚洲企业大多通常缺乏像欧美公司那样的革命性创新能力,这样的文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亚洲企业通常情况下只能做“跟随者”而不能做“领跑者”。
也正是如此,在智能手机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为“领跑者”的三星反而会离危机越来越近。
这不仅仅是因为三星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难以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船大掉头难”,一个行业领导企业很可能因为一次技术创新失误或重大战略失误就瞬间从领军者变为失败者。
看似幸运的是,基于上述对行业发展的认识,李健熙作为三星的统帅一直在强调三星内部的危机感。他认为,一家成功的公司需要具备“高度的危机感”,才能一直展望未来,才能对变化做出反应,即使身处顺境也不例外。
今年7月,三星集团向旗下三星电子、三星生命、三星物产等下达命令,要求全体员工提前上班时间至早6:30。希望借此让员工认识到三星正在处于危机中,增强危机意识。
有分析认为,危机文化曾经是三星崛起的关键因素,凭借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自上而下的指挥结构,三星迅速崛起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但是,在三星成为行业领军者,需要具备革命新的创新能力的时候,三星的危机文化可能正是阻碍其进一步前进的障碍。
2012年10月,美国法院判决三星侵犯苹果专利,认为三星的产品抄袭了苹果设备的设计,并命令三星向苹果赔偿10亿美元。
有国外媒体发表评论称,这场官司大致反映了三星的文化。尽管三星在财务上颇为成功,并开始在Galaxy S III等产品中塑造独特的风格,但它依然尚未创造出iPhone和Walkman那样真正有突破性和标志性的产品。
在很大程度上,三星缺乏创新能力源自其自上而下的指挥结构和决策流程。正如一位三星的设计师所言,在三星是一种自上而下、等级森严的文化,根本无助于启发创意,或许我们需要的是硅谷那样的创新环境。
相关文章:三星终结诺基亚 将成全球最大手机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