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产品资讯门户网!

静电,ESD,防静电,静电的危害,如何消除静电,防静电产品资讯网

防静电技术交流群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热点 > 今日话题 >

美国总统大选辩论进"决胜局" 中国崛起成辩题

时间:2012-10-23 10:10来源:未知 作者:侯崇智 点击:
此次辩论主要聚焦外交政策,“中国的崛起”为重要辩题之一。由于前两场辩论综合下来,无人具明显优势,预计本次两位候选人将使尽浑身解数,力争击倒对手,此次辩论的精彩程度可期。

 

  综合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将于当地时间22日晚举行大选第三场、也是“决胜局”的辩论。此次辩论主要聚焦外交政策,“中国的崛起”为重要辩题之一。由于前两场辩论综合下来,无人具明显优势,预计本次两位候选人将使尽浑身解数,力争击倒对手,此次辩论的精彩程度可期。
 
  “中国崛起”成重要辩题
 
  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最后一次候选人辩论定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22日晚9时(北京时间23日上午9时)开始,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林恩大学举行,共持续90分钟。奥巴马和罗姆尼将围绕五大主题展开论辩,并回答主持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主播鲍勃·希弗提出的问题。
 
  这次辩论主要聚焦外交政策,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外交政策辩论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辩论议题主要分五个部分,分别是:美国的世界地位、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红色警戒线:以色列与伊朗、中东的变革与恐怖主义的新面孔、中国的崛起与明日之世界。
 
  “中国的崛起”成美国大选辩论重要议题十分引人瞩目。不过其实中国议题在美国大选中从不缺席。10月16日第二场辩论,奥巴马与罗姆尼在就内政问题的互相批评中,“中国”一词就出现了22次之多。罗姆尼指控奥巴马一贯对华软弱,奥巴马则回击称,罗姆尼实际上是最后一个对中国强硬的人,因为他自己至今仍在中国有投资。
 
  有分析称,中国议题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大选中有所淡化,但今年则有重新升温的趋势。由于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完全克服,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执政者总是需要寻找一些国外的“替罪羊”来为国内困境辩解。
 
  佛罗里达博卡拉顿林恩大学知名国际关系学教授玛切特·赖特表示,中国成为美国总统辩论的一个特定话题,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十分引人注目。他说,由于经济和就业是今年大选中最重要的问题,所以选民想知道候选人究竟如何看待未来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会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就业。
 
  赖特认为,选举期间的语言往往会比较过激,一旦当选,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在处理中美关系时都会变得务实,因为眼下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密切,中美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保持良好的关系才符合彼此最佳利益。
 
  最终成败或在此一举
 
  在第三场辩论前夕媒体公布的多项民调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难分上下。媒体普遍认同第三场辩论的重要性,认为第三场辩论或将决定11月6日大选的最终成败。
 
  21日公布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华尔街日报》联合民调结果显示,在可能参加投票的美国选民中,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打平,均为47%。在关键的摇摆州,罗姆尼的支持率略为领先。这项民调再次证明美国大选正趋向白热化。
 
  外交政策一向是只当过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的短板,在这方面的支持率也一直大幅落后于奥巴马。但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袭,4名美国外交官丧生,给了罗姆尼大肆攻击奥巴马的口实。再加上在辩论中的良好表现,罗姆尼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支持率也赶了上来。
 
  皮尤民众与媒体研究中心18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在奥巴马和罗姆尼就外交政策展开辩论前,当受访者被问及两人谁在外交政策上更胜任时,47%表示支持奥巴马,43%则支持罗姆尼。
 
  有媒体分析称,在人们印象当中,外交并非罗姆尼强项,所以如果他赢得这次辩论的话,加分作用将比奥巴马更大。
 
  法新社称,在前两次辩论中,奥巴马与罗姆尼双方各赢一局。因此最后一场对决的结果将影响巨大。
 
  雅虎网分析文章称,第三次辩论是关键的“决胜局”,距离大选只剩下两周时间,在这次辩论中处于下风的候选人将很难有机会反败为胜。
 
  美国媒体评论称,辩论从未对选战扮演这么重大的角色。22日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很可能决定两周后的选举成败。在空前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双方任何细微的差错都会影响最后的选举结果。
 
  评论称,奥巴马的挑战在于,需要调整第二场辩论时偶尔过火的姿态,找回从容但又不消极的平衡点,展现总统风范。而罗姆尼仍然必须克服他是只会照顾有钱人的富豪形象,同时戒除心浮气躁的毛病,改变不少选民对他的负面印象。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内容分类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ESD问答中心 ESD问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