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产品资讯门户网!

静电,ESD,防静电,静电的危害,如何消除静电,防静电产品资讯网

防静电技术交流群
当前位置: 主页 > ESD知道 >

防静电工作服在煤矿安全防范中起到什么作用

时间:2012-09-24 08:53来源:www.esd.cn 作者:120208 点击:
瓦斯爆炸事故,在煤矿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什么会经常发生煤矿爆炸事故?

        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尤其是煤矿安全生产,已成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瓦斯爆炸事故,在煤矿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什么会经常发生煤矿爆炸事故?据本人掌握的煤矿安全生产知识与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忽略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抗静电问题。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和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专家分析,化工、医药、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料、活动的强度、使用劳动工具的类型、地面的导电性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采用接地、屏障、中和等方式消除防静电的危害。防静电工作服就具有为人体提供静电屏障,消除或减轻静电危害的功能。
  
  1.静电危害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的身上和周围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在一些特殊场合这个电压可能会产生致命的危害。工矿企业受到静电的危害越来越突出,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它可以在不经意间将昂贵的电子器件击穿,造成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在航空工业,静电放电造成火箭和卫星发射失败,干扰飞行器的运行。1967年,美国一航空母舰发生严重事故,一架飞机的导弹突然点火,造成了7200万美元的损失,并损伤了134人。调查结果是导弹屏蔽接头不合格,因静电引起点火。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在洗舱时产生静电,发生爆炸。我国近年来在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因静电造成的严重火灾爆炸事故。
  
  人体是最普遍存在的静电危害源。对于静电来说,一是人员穿上防静电服装、鞋、袜,形成组合接地;二是增加作业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这在目前传统产业中也是常见的预防静电危害的方法。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个体抗静电问题,纳入煤矿防爆管理范围。即应该认真规范工人的着装、穿鞋,避免因运动摩擦而产生静电,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人体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静电,如果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加以解决,所产生的静电,势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科学证实,人体的确是一个带电体。互握的手同时感到针刺的电击,这种情况在天气干燥情况下非常多见。这是“人体静电效应”影响的结果。科学实验已经证实:一般人都带有几十至几百伏的静电压而以脱衣时和用脚蹬地时静电压更要高。“人体静电”的强弱还于周围环境、人的穿着、行为和人的个体等因素有关,空气干燥时比空气湿润强;个别人比一般人强(与每个人的人体电阻值不同有关);女人一般较男人静电强。
  
  “人体静电效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危害主要有两点:一是力的吸附作用,“人体静电”容易吸附空气中和地面上的灰尘,污染衣物,对人体健康不利;二是“静电火花放电”在危险的易燃易爆场所,会使带电人体犹如一根一触即发的导爆索。在空气干燥季节,当人开门时偶尔会有电击的感觉,这就是静电放电(ESD)。当感觉到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人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已高达5000伏!当听到放电声音时,人体上的静电已高达8000伏!
  
  因此,给井下作业人员装备防静电服,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落实的一项基本工作。
  
  2.瓦斯危害
  
  瓦斯在煤层中存在的状态有两种:一种叫游离状态;一种叫吸附状态。游离状态也叫自由状态,即瓦斯以自由气体的状态存在于煤体的裂缝和孔隙中。游离瓦斯能自由运动,并呈现出压力来。瓦斯含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缝隙贮存空间的体积、瓦斯压力和温度。
  
  吸附状态又分为吸着状态和吸收状态两种。吸着状态是由于煤中的碳分子对瓦斯的碳氢分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大量的瓦斯分子被吸着于煤的微孔表面,形成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瓦斯分子在较高的压力作用下,能渗入煤体胶粒结构之中,与煤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据计算,在天然条件下,煤体中吸附状态约占90%,而以游离状态贮存的仅占10%。 (责任编辑:蚂蚁)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内容分类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ESD问答中心 ESD问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