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产品资讯门户网!

静电,ESD,防静电,静电的危害,如何消除静电,防静电产品资讯网

防静电技术交流群
当前位置: 主页 > 静电百科 > 静电现象 >

专家支招--破坏滋生土壤“扼杀”静电

时间:2015-03-04 09:17来源:未知 作者:小紫 点击:
日前,市民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工作中经常要与金属物品打“交道”,然而冬季里天气干燥,她身上总是携带着大量的静电,每次与金属物品接触时,静电便会在对外“放电”过程中“电击”她自己,让她难受不堪。
  日前,市民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工作中经常要与金属物品打“交道”,然而冬季里天气干燥,她身上总是携带着大量的静电,每次与金属物品接触时,静电便会在对外“放电”过程中“电击”她自己,让她难受不堪。
  据李女士反映,由于静电“作怪”,入冬以来,她晚上睡觉脱衣服时,常常能听到衣物发出“啪啪”的声响,黑暗中还能看到“电光”闪烁;早上起床后梳头时,头发也经常会不听使唤地“飘”起来,越梳反而越乱;有时,朋友之间见面想握个手,可刚一接触到对方的手指,双方都会感到指尖突然有轻微刺痛……更“要命”的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李女士经常要与一些金属物品打“交道”。工作一天下来,自己要被身上所带的静电“电击”多少次,她也数不清了,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状态。李女士说,整个冬天她都过得战战兢兢,每天都生怕会被静电电到,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避免。
  据了解,像李女士这样身上携带静电,并经常遭受“电击”之苦的市民并不在少数。许多市民在接触门把、铁门、水龙头等金属物品或与他人握手时都曾经有过被“电击”的经历,不少人更是产生了见金属而“色变”的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体身上带有静电?嘉应学院物理系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人体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之间的摩擦造成的。市民穿着不同质地的衣物,“带电”多少会有所不同,因个人皮肤干燥程度的不同其所带静电的多少也会有所差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比棉制衣物更容易产生静电;皮肤干燥的市民比皮肤湿润的市民更容易带上静电。此外,干燥的环境也有利于静电的产生、转移和积累,室内空气湿度低于35%时,容易摩擦产生静电,所以在冬季不少市民会明显感到身上带有静电。一旦身体接触到金属物品等导体时,静电便对外“放电”,他们便会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
  身上带有静电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有关专家。专家表示,身上带有过高的静电会让人身体不适,导致焦躁不安、失眠、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各种症状。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再加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原因,静电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大。静电可能会使那些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问题的老年人病情加重甚至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专家指出,静电还有可能成为市民健康的隐形“杀手”,因为静电会吸附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而这些尘埃极有可能含有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吸入便会危害人体健康。
  那么,如何防止静电产生和消除静电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民可以通过破坏静电的“滋生土壤”来达到“扼杀”静电的目的;一是通过在室内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让室内空气湿度达到或超过45%;二是穿衣服时,多选择棉纺织或丝织衣物,尽量不穿化学纤维质地的衣物,将衣服与身体之间摩擦产生静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皮肤干燥的市民,可在身上多擦些油性的润肤乳,在头发上多喷点润发水,在手上常抹点擦手油等等,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绝缘体”。专家提醒市民,消除静电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在接触他人或金属物品之前,先用手掌贴住墙壁,通过墙壁将身上所带的静电释放出去。
(责任编辑:小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